本报记者刘凯 北京报道
上海王先生5月底贷款购入一款新车,11.68万元的车,贷款8.1万元可享受1.3万元的优惠,若两年内结清1万元利息,算下来净“薅”银行3000元羊毛。这种“高息高返”模式曾让贷款买车看上去格外诱惑,一些合资品牌贷款渗透率一度超80%。然而,自6月1日起,四川、河南、浙江等多地银行已转向“低息低返”或“低息零返”,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国有大行也纷纷叫停该模式,仅剩个别股份行窗口期也将于7月1日全方位关闭。
“高息高返”的落幕,来自于金融监管的重拳整治。这种以隐形降价扰乱市场秩序的模式,潜藏返佣不透明、条约模糊等消费陷阱。伴随银行撤出价格战,汽车消费金融市场正酝酿深刻变革,而二手车交易市场也意料之外迎来价格企稳的希望——新车降价传导链的断裂,让长期受压的二手车经销商初次获得喘息空间。
不真实兴盛将终结
所谓“高息高返”,实为银行抬高贷款利率,再将高额佣金支付给商家;商家则通过返现拉低车价,制造“贷款更合算”假象。以北京某新能源店为例,顾客贷款10万元,银行返佣约1.5万元,其中约1万元用于覆盖利息本钱,剩余归商家。买家虽获得车价打折,但若未提前还款,实质支付的总利息远高于常规贷款。
这种模式构建了银行-商家-买家的畸形链条,银行通过高佣金抢占市场份额,商家赚取超额返佣,买家则陷入“低车价、高利息”的幻觉。比如买家若提前2年还贷,超越50%的还款额实为利息。以宝马i3为例,全款买车裸车价19.8万元,贷款则降至17.5万,不过贷款额要在15万元以上,五年期总利息高达4万余元,实质总本钱反超全款策略3万多元。这种“明降暗升”的定价方案,实质是将利息本钱转嫁至车价打折。
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商家设置“两年内提前还款需支付违约金”条约,买家若提前结清贷款,实质支付本钱可能反超全款买车。不过,在监管重拳下,这种模式正加速退场。
6月起,工行、中行、邮储等大行在北京全方位停办有关业务,金融管理部门更需要银行重新探索可持续的汽车金融模式。
记者在某4S店获悉,尚有银行保留部分返佣,但比率大降且审核趋严。另一家4S店销售表示:“现在大行的业务基本上已经停止,还有一些股份银行可以办理,不过随时可能取消,后续基本上都是‘两年零息、五年低息’的策略。”
特斯拉销售也对记者表示:“在6月30日之前还可以办理5年免息,选择招商银行的话1年将来提前还款没违约金。”
汽车行业察看员赵永琪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监管整顿直指三大乱象,一个是返佣机制不透明,买家实质承担利率与宣传紧急不符;二是违约条约设置隐蔽,部分合同规定提前还款仍需支付全额利息;三是破坏市场秩序,形成“不贷款不卖车”的畸形生态。
二手车交易市场的冰火交织
“高息高返”的退潮也让买家开始精打细算。有买家表示,虽然贷款策略实惠几万元,但2年利息支出也不少,若提前还款还需支付2%手续费,实质节省仅千元。这种认知转变致使4S店进店客流中,咨询全款买车比率大幅提高。
除此之外,“高息高返”模式的停止也使二手车交易市场得到了喘息。过去“高息高返”模式催生了新车“价格内卷”,对二手车交易市场形成了降维打击。某销售对记者表示,过去贷款价格比全款低2万元是正常状态,直接压低了准新车估值。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准新车在二手车交易市场占比达41.7%,但平均买卖价格较全款新车低18.6%,形成畸形价差。
伴随监管收紧,这一局面也出现了逆转。
2025年3月推行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推行细节》将报废二手车购新车补贴提高至2万元,叠加银行贷款利率回归理性,新汽车市场场价格体系逐步修复。北京花乡二手车交易市场商户对记者表示:“目前合资品牌准新车价格开始上浮,3年汽车年限的雅阁比新年前贵了1.2万元。”
更深层影响在于消费决策逻辑重构,过去,买家在“贷款更实惠”的想法中选择新车,致使二手车需要被抑制。伴随贷款本钱显性化,全款买车群体开始重新评估二手车性价比。在某二手车电子商务平台上,汽车年限2年、里程3万公里以内的准新车,咨询量和浏览量正在迅速提高。
在此背景下,一些二手车经销商也紧急调整经营方案。某大型二手车交易市场引入了第三方测试机构,推出“车子的状况透明化”认证服务,试图打破买家对二手车“水深”的固有印象,这种转变恰与新汽车市场场金融游戏退潮形成共振,推进整个汽车消费市场回归价值本源。
在赵永琪看来,“高息高返”的退潮,对长期受压的二手车交易市场构成实质性利好。伴随新车实质成交价逐步回升,二手车定价重压也会随之缓解。“新车是一级市场,二手车就是二级市场。一级市场在不停的降价营销必然影响二级市场,现在链条源头松动,二手车经销商终于获得喘息空间,有望修复被过度压缩的价值。”赵永琪表示。
当“高息高返”的数字游戏落幕,汽车金融行业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银行需要从“规模至上”转向“水平为王”,通过云数据风控减少坏账率,而非依靠高收益覆盖风险。商家则需重塑盈利结构,从单纯追求金融渗透率转向提高服务附加值。
对于买家,这可能是件好事。当买车决策回归汽车本身价值,当“免息”不再是推广说话的艺术,当二手车交易市场摆脱新车价格压制,一个更健康的市场生态正在孕育。在这场变局中,唯有尊重市场规律的参与者,才能驶向可持续进步的彼岸。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