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零公里二手车”第三引起了行业的高度关注。起因是极氪汽车被被指通过直营店铺体系,将很多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当作新车,以“限时打折”的名义兜售给不知情的买家,引发很多投诉。因为这一操作手法与极氪去年12月份在深圳与厦门出现的公司户销售量异常现象相互交织,极氪也被质疑借助零公里二手车虚增销售量,炮制不真实兴盛。
伴随舆论持续发酵,极氪汽车飞速做出回话和澄清。依据官方回话,报道中所涉及的汽车均为正常销售的展车,为确保展示期间的安全,展车虽已投保交强险,但从未开具零售发票,也未曾进行新车注册登记或上牌,是未注册的全新产品车。
大家都知道,所谓“零公里二手车”,也就是行驶里程较短的新车,以远低于新车价格的“二手车”形式进行销售,虽然这类二手车行驶里程较短,汽车状况与新车基本无异,但这类车型基本都已经进行了上牌登记,所以严格以意义上来讲,极氪已被投保的展车,并不是“零公里二手车”的范畴。
另外,在回话中,极氪还表示道,因为展车一般存在3-5个月的库龄,极氪也会因此进行明示打折,购买的买家同样享有新车首任用户的全部用车权益。要了解的是,现在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终身质保政策大多都是面向首任用户,从买家的角度来看,此次深陷“零公里二手车”传说的极氪展车,事实上也与零公里二手车存在本质不同。
伴随极氪准时回话,市场对于极氪汽车的争议已渐渐平息。不过,作为汽车市场长期存在的“灰色地带”,“零公里二手车”,却仍然值得讨论和关注。
事实上,尽管有的车企并未主导“零公里二手车”,但零公里二手车却成为了一个几乎覆盖所有主流品牌的重灾区。
据悉,现在瓜子二手车与闲鱼等二手交易网站上的零公里二手车,不只数目较多,而且包含合资与自主在内,绝大多数主流品牌都有零公里二手车在售。其中在闲鱼平台上,部分二手车经销商在兜售零公里二手车时直接打上了“包牌包税”的标签。
相比于新车价格,这类零公里二手车的价格常见较低,部分官方价格在2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型,零公里二手车的差价甚至超越了5万元。
当然,诸如小米如此的新权势车型,虽然也有不少零公里或者行驶里程极低的二手车在售,但因为SU7与YU7车型出货周期较长,所以这两款车型的零公里二手车报价常见超出了官方价格,其中小米YU7车型的价格常见超出官方价格上万元。
那样,无论是冷门的还是热销的,为何零公里二手车这样常见?
究其缘由,这也与近年来汽车市场越发激烈的角逐有关。近年来,伴随终端市场角逐不断激化,部分传统车企出现了紧急的产能过剩问题,旗下商品滞销,从而致使库存愈加高。为了倾销这类高龄库存车与滞销商品,车企不能不通过提前上牌的形式稳住销售量舆论。
而从商家的视角来看,在长期的库存重压之下,部分商家为了达成厂商设定的销售量目的,拿到返利,总是也会选择提前上牌或转售给二手车经销商进行售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从以旧换新政策推行以来,借助零公里二手车套取补贴,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更是数见不鲜。为了钻政策的空子,部分二手车经销商通过报废或置换指标申请补贴,再通过底价回收“零公里二手车”转售给买家,通过如此的操作,这类零公里二手车之于车商的利益也大大提升。
对于产业而言,零公里二手车显然不只扰乱了新车与二手车交易市场公平公正的角逐秩序,破坏了市场真实的供需关系,加剧了行业内卷,而且也对新汽车市场场的保值率带来了紧急的冲击。
钻政策空子的行为,更是威胁到了政策的公信力。而对于买家来讲,这类零公里二手车可能看上去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了接近于新车的商品体验,但零公里二手车背后也隐藏着不少风险,譬如质保权益得不到保障,丧失首任用户专用权益等等。
要了解的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车机系统、三电等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和用都相对独立,不只国内第三方汽车维修店修理和测试能力有限,而且新能源汽车授权服务的网点覆盖还并不健全,假如没用户权益保障,一旦核心部件出现问题,这意味着买家大概将面临高额的修理成本。
因此,无论是从产业的健康进步,还是从买家的权益保障来看,整治“零公里二手车”已经火烧眉毛。
而就在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媒体号《汽车纵横》发文报道,面对“零公里二手车”泛滥的问题,工信部拟协同有关部门规范整治零公里二手车现象,从源头进行规范管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亦计划推进打造有关机制,奇瑞、比亚迪等企业也已经启动商家违规上牌追责机制……
在监管重拳和行业自律之下,零公里二手车这一灰色产业链有望得到有效约束和整治。不过,零公里二手车只不过汽车市场恶性角逐下的其中一个缩影,想要推进产业的健康进步,还需要监管重拳持续深入,不断围绕汽车市场乱象重磅出击。